新闻中心 Press Center

金融租赁服务实体经济大有可为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十九大报告指出,在迈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过程中,金融机构所承担的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本质,为金融行业的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


作为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的一种金融工具,金融租赁在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社会投资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发挥“融资+融物”功能优势


自2007年银监会启动首批商业银行设立金融租赁公司试点以来,金融租赁公司服务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已覆盖交通运输、智能制造、电力水利、节能环保等传统与战略新兴产业。


数据显示,全国已开业的金融租赁公司总数达64家,其中,银行参股、控股设立的金融租赁公司已有45家。


客观来看,金融租赁公司功能的发挥离不开相关政策的扶持与推动以及飞速发展的“中国智造”、“中国创造”所带来的机遇。最为显著的便是在航空与船舶、大型机械领域打破国外垄断,实现跨越式发展。目前,天津东疆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航空租赁产业聚集地。


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金融租赁公司搭建平台,连接金融与航空运输、机械制造、节能环保等产业,发挥自身“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功能优势,通过直租、售后回租、经营性租赁等方式,为实体企业提供设备或资金支持。


金融租赁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关键在于夯实基础、练好内功,准确并及时把握经济政策、监管政策与财税政策变化,兼顾服务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与战略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把握好效率与安全之间的平衡,重发展也要防风险,在选择租赁项目时做到有的放矢、有所倾斜。


持续创新 提升服务实体活力


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技术、航天海洋装备……作为实体经济中富有活力与增长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处处活跃着金融的身影。


创新为金融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注入了新动能。万博研究院新供给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刘哲认为,对于新兴产业应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通过创新金融产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提升金融的整体服务水平。


事实上,金融租赁的蓬勃兴起,与租赁业务模式、产品的持续创新密不可分,如东疆保税港区在飞机租赁领域已先后探索出离岸租赁、出口租赁、保税租赁等30多种租赁新模式。


持续创新产品与服务模式是提升自身服务实体经济活力的源泉。金融租赁公司应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与实体企业需求出发,支持新产业、新产品的创新与发展,也要与高科技相结合,基于实体经济场景化来进行创新。


租赁业务模式的创新涉及到外汇、海关、财税、资金、法律、合同管理等方方面面,需环环相扣。中国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税务与海关监管制度、法律体系等与欧美租赁市场有所差异,需要探索与创新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又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与管理办法,促进租赁行业服务实体企业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目标。


对于中国的金融租赁公司而言,当前,同业的合作大于竞争,租赁企业之间应就租赁产品创新、资金渠道等领域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开拓国内外市场,分享风险控制经验。


严守风险底线


租赁行业快速发展需要各家租赁公司贯穿严格把控产品市场风险、金融风险、贸易风险、技术风险这一主线。正如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在“第六届中国航空金融发展(东疆)国际论坛”上所言,租赁产业要不断创新,服务国家战略。租赁企业要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强化内部管控,加强行业自律,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可以看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租赁公司通过联合租赁、资产包交易等方式共担市场风险。为了对行业风险进行更加精准的把控,金融租赁公司专注行业深耕,深入了解行业生态,聚焦行业、产品风险,层层递进。


随着Fin-tech时代的到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与金融租赁的结合,将为租赁行业在新时代赋予新的色彩。通过“互联网+”,金融租赁公司在资产获得、风险管理上搭建更便捷、高效的模式与体系。通过大数据的分析与筛选,对重点租赁项目进行投放的同时,及早发现并规避潜在风险。


来源:金融时报